马本斋,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。早年入伍投身奉军,因作战勇猛升至团长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马本斋对“不抵抗工作”深为不满,愤然题诗:
风云多变山河愁,雁叫霜天又一秋。
男儿空有凌云志,不尽苍江付东流。
之后,他弃官归田,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,并于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。同年10月,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:“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,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。”
1939年初秋,在侦查到日军将有19辆兵车经过后,马本斋命令部队在豆子地内设伏。大家认为豆棵太低,无法隐藏,不如到谷子地或高粱地埋伏。马本斋说:“你们这样想,日军也会这样想,咱们就打他个出其不意。”果然,日军对经过的谷子地、高粱地全部以火力侦察,而经过豆子地时放松了警惕,回民支队战士一跃而起,将日军的19辆车全歼。就这样,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边区,回族战士拼死抗战,纵横驰骋,屡建战功,打得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。据统计,抗战期间,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,歼灭日伪军3.6万余人。
为消灭回民支队,日本侵略军使出卑鄙伎俩,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,逼迫马母给素有孝子之称的马本斋写劝降信。马母凛然作答:“我是中国人,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。劝降?那是妄想!”马母绝食 7 天,最终以身殉国。战士们纷纷请战,要为马母报仇。马本斋心怀悲痛地劝说战友们:“以大局为重,不要上敌人的圈套。”他向母亲写下誓言:“伟大母亲,虽死犹生,儿承母志,继续斗争!”
1943年年底,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“蚕食”战斗中,脖颈后长了毒疮。由于战事繁忙,加之缺医少药,未能及时治疗,不久病情加重。1944年1月 底,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。出发前,马本斋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,叮嘱同志们:“要跟着党,跟着毛主席,抗战到底!”同年2月7日,马本斋在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病逝,时年42岁。